

(通讯员 李欣阳 汪俣 苑泽奕)7月6日上午,我校“桃源耕梦,乡土育禾”暑期三下乡调研团队深入桃源县木塘垸镇,就当地“旱改水”工程推进、科技赋能耕地及农耕文化传承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探寻这块冲积平原上的农业新变化。
在会议室的谈话中,桃源县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康杨向大家介绍了桃源县现有的耕地发展状况。其中作为桃源特色项目,木塘垸镇的“旱改水”工程配套2.6亿元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已完成1.2万余亩耕地改造,为农耕发展筑牢根基。
随后,团队在党委委员罗彬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文彬带领下考察田间。罗彬向大家介绍桃源县的水稻种植现状,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逐年上升,人力成本不断降低。同时,他特别指出,相较传统棉花种植,水稻种植减少农药污染,改善土壤、地下水环境,从而改善木塘垸居民曾面临的“肝大一指”等健康问题。他还强调:“耕地保护系于水土与民生,更是对农耕文化根脉的守护。只有在基层将耕地保护的扣子扣好,才能实现耕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队深切感受到,木塘垸以“旱改水”为基、科技为翼,正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焕发新活力。
编辑:毛毛雨
审核:文浩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