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邹梦圆 迟薪格)7月24日上午,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翼启梦”赴衡阳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开展视错觉科普课程。实践团成员胡婉婷、肖夏慧担任授课教师,三湖中学部分学生参与此次课程。
课程从“眼见为实”的常识切入,引导学生思考视觉的可靠性。胡婉婷以“菲克错觉”“缪勒莱耶错觉”为案例,展示了大脑如何因光线、角度等因素对图像产生误判。在“空间错觉”环节,学生们观察了“黑林错觉”和“螺旋错觉”图像,并动手绘制线条进行比对验证。动态错觉部分则展示了“转动错觉”“水波错觉”等视觉现象,使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可感。
肖夏慧结合数学与心理学知识,解释了错觉产生的机制:眼睛采集的视觉信息经大脑整合时,因环境干扰或经验预判导致认知偏差。学生们在动手实验中不仅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还学会了用理性思维分析日常现象。
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实践团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专业特色设计课程,助力乡村科学教育,让知识在互动中焕发活力。
编辑:吴波
审核:周逸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