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翟欣晨 夏欣怡 陶薇羽)为提升乡村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激发其对心理学的兴趣,7月19日下午,“跃动青春,助力乡兴”——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传媒中心赴邵阳市新邵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江村小学开展犯罪心理学课程。江村小学四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参与此次课堂,实践团成员担任授课教师。
课程以“心理学侦探社:记忆水晶失窃案”情景模拟展开。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室记忆水晶被盗的悬疑案例,引入五名各具行为特征的“嫌疑人”。课程中,授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嫌疑人“频繁推眼镜”“描述矛盾”“过度热心”等关键行为,讲解了其背后蕴含的焦虑型微表情、虚构症、过度补偿行为、偏执型人格倾向以及病理性说谎等基础犯罪心理学知识。
授课教师结合案例,具体解析了如“匹诺曹效应”、“假笑特征”等典型行为线索的心理学原理,并联系实际说明这些知识在识别潜在风险、保护自身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学生们参与互动,根据现场发现的“指纹”、“脚印”、“化学残留物”等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在分析“过度补偿行为”(罪犯常重返现场)等关键证据后,学生们成功“侦破”案件。
此次犯罪心理学课程通过互动式、情景化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们了解了基础的行为心理学知识,还增强了他们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升了安全警觉性。
编辑:吴波
审核:肖惠卿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