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丰耘 张紫雲)为提升学生识别与防范各类诈骗手段的能力,增强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7月20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e路湘伴”暑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沅陵县沅陵镇岩板铺村村部开展防诈专题课程。此次课程由实践团成员担任主讲人,共30余名学生参与。
课堂上,主讲人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技术演变特点及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典型诈骗手法。随后,结合PPT展示的案例,详细解析了网络钓鱼、二维码诈骗、虚假WiFi等高危场景的特征,并指导学生运用“官方通道反向验证”“多源信息交叉比对”等方法核实可疑信息。教学过程中,主讲人重点讲解了个人信息分级管理、生物识别替代传统密码等防护策略,强调了网络行为“三不原则”与资金操作延迟机制的重要性。
课程尾声,主讲人组织学生进行场景模拟问答,检验对冒充亲友求助、虚假客服退款等诈骗话术的辨识能力。现场演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短信核验”与“一键验真”功能操作流程,并指导学生进行隐私设置检查。
此次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化的防诈知识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乡村儿童识别诈骗信号的基础能力,为其日后应对复杂网络环境、规避财产与信息安全风险提供有效的行为指导。
编辑:吴波
审核:李丰耘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