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夏之易 周煜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7月1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赴长沙市学堂坡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开展了“莲花灯手工奇遇记”非遗文化趣味手工课。实践团成员姚晨茗、曾敏负责此次课堂,带领社区青少年体验传统花灯制作技艺。
课堂开始,实践团成员通过精美的图片与视频,讲述了花灯从汉代起源至唐代盛唐的历史演变,重点介绍了娱乐性、实用性、装饰性、主题性四大花灯类别。随后,实践团成员详细展示了花灯折纸步骤与工具使用要点。
手工实践中,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学习折叠花瓣、组装灯体。实践团成员分步骤示范,小朋友们专注操作,运用粉红与绿色彩纸巧妙折叠,辅以小皮筋固定,并发挥创意添加装饰物。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盏盏蕴含传统美学的花灯逐渐成型。通过实践操作,小朋友们不仅掌握了基础折纸技法,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与空间想象力,更在亲手创作中收获了成就感,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花灯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次课堂将非遗知识传授与手工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非遗技艺的探索热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撒了种子。
编辑:杜安安
审核:戴霁斌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