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颖 尹之晗 田佳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7月15日上午,文学院“桃蹊星火,江舟育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益阳市武潭镇中学开展古文字认读课程,带领学生触摸汉字源头温度。此次课程以团队成员陈颖为主讲人。
课堂上,主讲人借助实物图片与动画演示,清晰展现了象形文字的演变历程。“日如圆日高悬,月似弯弯新月”的生动诠释,使学生迅速理解造字规律,并踊跃举手辨识字形。在会意字教学环节,主讲人以“休”“从”等字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字形结构推断字义,小组讨论之声此起彼伏。甲骨文教学部分,主讲人系统介绍了从河南安阳殷墟的发现传说,到学者破译文字的艰辛过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些镌刻于兽骨的文字是解读商周历史的关键。书写实践阶段,学生铺展纸张,以笔临摹“人”“山”等字,于笔锋流转间感悟汉字中的文化传承。
古文字课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缩影之一,实践团后续将继续挖掘文化资源,让更多乡村学生感受中华文脉的厚重,增强其文化自信。
编辑:毛毛雨
审核:周灿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