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舒晓萱 张嘉怡 陈一杰)7月11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文脉筑同,薪火传侗”实践团深入会同县高椅古村,专访古村百年老宅屋主杨方早,以探寻高椅建筑变迁,认识高椅匠人的工匠精神与传统设计的灵巧更迭。
据杨方早介绍,高椅古村的传统建筑以其鲜明的特色而著称,核心设计元素包括马头墙、窗雕以及穿斗式木架结构。村内现存房屋历史悠久,主体框架多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制进行后续改造或修缮,其建造年代跨度较大,大致在150年至300年之间。这些建筑在风格上融合了徽派建筑与赣派建筑的典型特征。其中,马头墙因其独特的外形轮廓被广泛应用于古村建筑的屋檐之上。古村房屋的门窗、梁枋等细部装饰上,广泛运用了各类传统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杨方早在谈及高椅古村近年发展时表示,该村整体呈现稳步向前的态势。随着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村内的人气提升,活力增强,众多历史老宅得到了有力度的保护措施和实质性的修缮维护。与此同时,村民的获得感与生活满意度也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群体关注古村,深入体验这些历史文物所承载的跨越百年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内涵。
此次专访不仅总结了高椅古村建筑特色,更让成员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高椅灵韵与建筑设计迭代智慧,为团队后续口述史研究提供了精准、鲜活的素材。
编辑:陈星宇
审核:何昊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