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范诗涵 杨吉嘉 卢俏洁)为深入调研基层治理现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7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炎阳”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组成员奔赴涟源市湖泉镇川门村,开展了一场实地调研活动。
调研组成员到达村部后,与四位村两委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基层党建、志愿服务、数字建设等关键内容开展深度访谈。村干部们热情地介绍该村获得了“涟源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民人均收入从1万余元增加到3万多元。这一发展成绩,与村里推行的"三长制"网格化治理密不可分。调研组成员认真记录,并围绕这一特色做法开展问卷调查。
访谈后,调研组在村干部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村内重点产业项目。在生态养殖水库,考察水库日常管护和水质保障机制;在杨梅种植基地,了解特色林果产业经营模式与市场前景。走访过程中,调研组还特别特别关注村容村貌建设,对道路硬化、民居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等情况进行了细致观察。
调研组成员通过亲耳听、亲眼看、亲身行,既在走访中感受切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民生答卷”,又在产业基地触摸到乡村产业的“发展脉搏”。未来几天调研组将继续走访,并持续将团队智慧注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编辑:王姝淇
审核:邹继伟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