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吕知函 麦斯塔乃·雪拉提)7月12日下午,我校文学院“文润澧源”暑期实践团为桑植县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带来《青铜器与甲骨文》特色课程。教学组组长梁艺璇担任主讲,课程采用文物解读与文字溯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解读青铜器文化、探秘甲骨文字,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助力乡村美育。
梁艺璇以详实的文献资料、精美的实物图像为引,系统讲解了青铜器从炊具、酒器到祭祀礼器的功能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感受“器以载道”的文化内涵。随后,课程重点转向青铜器上的铭文研究,梁艺璇借助动画短片展示甲骨文的起源与发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其构字原理。互动环节中,她指导学生识别、临摹“日”“月”“山”等基础字形。这种教学方式使青铜器与甲骨文从博物馆展品变为鲜活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汉字文化魅力。
此次课程不仅展示了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密切关联,还揭示了文化符号间的内在联系,更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进一步彰显了实践团“以美育促传承”的理念。
编辑:毛毛雨
审核:彭君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