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苑泽奕 颜木丁 谢可)7月11日上午,文学院“桃源耕梦,乡土育禾”暑期实践团深入常德桃源县桃花源景区开展调研活动,旨在深刻体悟我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探寻新时代农耕文化的创新传承途径。
作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桃花源是千古农耕文化的缩影。这里有独特的山水田园之美、繁盛的寺观亭阁、丰富的诗文碑刻以及神秘的历史传说。为传承耕地文化,景区以《桃花源记》相关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本,通过多元化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农耕+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景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桃源山、桃花山等景点,并结合当地非遗文化推出大型《桃花源记》主题木雕展品。为系统展示农耕文明,景区还专门建设桃花源文化博物馆,广泛征集各类农耕器物与生活用具。此外,景区注重青少年教育,通过建设中小学农耕主题研学基地,打造沉浸式学习平台,让年轻一代在体验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切身感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创新传承需要“活化”与“转化”的双向发力。桃花源景区不仅高度还原《桃花源记》的意象空间,更将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理想与精神转化为具象化表达。
编辑:毛毛雨
审核:文浩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