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代鸿春 朱睿君)7月6日至10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墨萤资水,文溯梅山”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益阳市安化县小淹镇老安村服务中心开展了文学类学科特色系列课程。此次课程共由历史类课程和语文类课程组成。
在历史类课程中,实践团成员围绕“探索益阳地方史”的主题,以“对益阳地方历史有何了解”这一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课程分为益阳地方古代史和近代史两部分。在古代史部分,队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益阳的名称来源、历史作用和文化特征等内容。在近代革命史部分,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了解了益阳近代涌现的革命人物,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四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了益阳在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语文类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以普通话推广为主题,结合视频与图片向学生讲解普通话的发展史、普及基本发音知识。实践运用环节中,队员们采取描述图片、接力传话、分组朗诵、方言辨析等多种趣味互动方式,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普通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普通话。
此次文学类学科系列课程,体现了学科教学的特色主题,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了对益阳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自信,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也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
编辑:陈星宇
审核:陈卓君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