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昱萱 朱睿君)7月7日至9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墨萤资水,文溯梅山”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益阳市安化县小淹镇老安村服务中心开展艺术系列特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音乐、绘画、书法、手工等多个领域,后续将通过文艺汇演,向当地政府和学生家长展示支教成果。
在音乐课堂上,实践团队员以经典曲目《童年》与《梨花又开放》为载体,带领学生用歌声传递对童年与亲情的理解,让他们在学唱中体会音乐与情感的联结。在绘画教学方面,实践团队员采用“自然+创作”的创新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彩叶芋的色彩特征,指导他们绘制叶片并完成彩芋叶盆栽的组装。在书法教学模块,实践团成员推行“理论+实操”双轨模式,从汉字演变史切入,带领学生鉴赏经典书法作品,并围绕握笔姿势、基本笔画练习等要点开展硬笔专项训练。手工课程包含折纸与粘土两个分支:折纸环节中,队员讲解蝴蝶、小猫等基础造型的折法,锻炼学生的精细动手能力;粘土创作环节则为学生提供基础色材料,鼓励学生自由塑造作品,充分释放想象力。
此次艺术系列特色课程,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乡村教育实际需求,既激发乡村青少年创造力,也助力美育资源下沉。
编辑:陈星宇
审核:陈卓君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