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苑泽奕 颜木丁)为感悟我国水稻文化源头的丰厚底蕴,开拓耕地文化的传播新途径,7月7日下午,文学院“桃源耕梦,乡土育禾”暑期实践团深入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并与景区管理处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冯传立、副主任曹莉、陈琳进行交流探讨。
城头山作为距今6300年的中国最早之城,其古稻田遗迹、早期农耕遗存是湖湘稻作文明的“活化石”。此外,遗址内完整保留的灌溉系统、耕作层及碳化颗粒,为研究史前农业社会组织形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物证。
在实践团与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冯传立介绍景区年轻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城头山稻草艺术节在年轻人中产生“破圈效应”。随后,管理处工作人员与实践团一同探讨城头山文化的纵向挖掘与横向联系问题,双方一致认为要坚持守正创新,继续以遗址保护为根、青年体验为枝、产业创新为叶,让六千年的稻香飘进新时代的烟火人间。
经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认识到:耕地文化不能和“陈旧”划等号,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同时,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关键在于多样化、创新化和年轻化。
编辑:毛毛雨
审核:文浩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