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家珩 陈一杰 孙晓堞)7月7日上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文脉筑同,薪火传侗”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开展古建筑实地调研活动,聚焦古村落建筑技艺的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思考高椅古村的古建筑为何得以传承百年,历久弥新。
在高椅古村景区负责人杨世淦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以古村街道走向为线索,实地考察特色古建筑,着重了解古村的文化传统与建筑美学。成员专访杨世淦,系统梳理古村六百余年历史脉络与民俗特色,结合地方志文献与访谈实录,构建起古村从明清聚落到现代文化名片的演化图谱。
为探究高椅村独特的文化基因,实践团走访省级非遗窗花传承人黄杏,现场观赏剪纸技法,剖析纹样背后的农耕信仰。她以跨国文化交流经历为例,阐释了窗花艺术为何能扎根高椅古村。在她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高椅古村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学习了当地在保存传承古建筑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经验。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实践团深入明清民居建筑群,成员测绘“窨子屋”四合院布局,记录青砖防火墙、镂空花窗的生态适应性设计,揭示聚落与山水共生的营造哲学。
此次实践活动使成员们对高椅古村历久弥新的古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在中国式现代化下如何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有了新的思路。
编辑:陈星宇
审核:何昊
责编:宋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