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唐亮,男,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大一军训期间便报名加入我校“文明使者”服务队,入队以来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全队大会基本全勤。积极参加队内各项活动,队内志愿时长40h+,队内外志愿活动总时长100h+。在职期间,星网发表队内新闻5篇,人物采访报道3篇。主持过全队大会,带队在望江楼老年公寓表演,参加老年公寓活动、社区志愿活动、师大之星、跳蚤市场、下训宣讲、毕业典礼志愿活动等。本人荣获过队内“宣传之星”称号,担任队内暑期“三下乡”队伍副队长并获院二等奖,个人被评为三下乡“优秀个人”。
厚积薄发,坚韧不拔
在小红帽(校“文明使者”服务队的别称)正式下寝宣传前,唐亮就从初中学姐处了解到这支队伍,经过学姐的推荐和小红帽真诚的宣传,他开始对这支队伍产生了信任和兴趣,最终走进了小红帽新队员面试的教室。唐亮就读的虽然是理科性强的物理专业,但他对语文尤其是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此他选择加入新闻工作组,希望能在组内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学习更多宣传技能。
而正式进入新闻工作组后,他发现组内的工作并不如他预想的那样简单,在无需撰写活动新闻的时间里,组员们还需负责其他的宣传事务,如官号运营等,有时也需要参与队内各类志愿活动。唐亮很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也在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并未气馁,而是虚心接受他人的指导。在师父肖锐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渐渐熟悉了组内各项工作,并着手学习新闻采编、摄影摄像等宣传技能,如今已一步一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新闻工作组组员。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进入小红帽的第一周就让唐亮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忙碌与充实,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形容当时的唐亮,那一定是“主动”。唐亮不仅主动提出担任新学期第一次全队大会的主持人,还同时报名参加了周末的望江楼老年公寓重阳节志愿活动,带领小组成员在紧凑的课余时间里排练,为望江楼的老人们策划编排了一场舞蹈表演。“主动”不仅带给唐亮锻炼自我的机会,也让他迅速地融入了新集体当中,与大家打成一片,在队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在最开始投身到志愿活动时,唐亮也总是感到不安和紧张,懵懂的他习惯以较低姿态小心翼翼地对待志愿活动和服务对象,担心自己不能服务到位。但在经历了多场志愿活动后,他的心态有了较大的转变,发现无需将志愿活动的意义过于复杂化,只需像小红帽的队训所说那样“用心感恩,竭诚奉献”,而不是把志愿活动视为一种变相的负担。
“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如果说最初他是无意识地将志愿活动视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因而在过程中时常感到“畏手畏脚”,现在的唐亮已经不再“内耗”,而是以一种全然忘我的姿态深深扎根于志愿的沃土中,用无声的行动书写着自己对于“志愿精神”的理解。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四年级时,一批大学生来到唐亮所就读的小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至今他还保留着当时大学生们送的纪念品公仔。从那时起,一颗志愿服务的种子就悄无声息地落在他的心中。
谈起前两段三下乡的经历,唐亮的记忆仍然很清晰。大一暑假,在得知自己的家乡平江县自发组织了三下乡活动,正招募大学生前往当地乡镇开展支教后,唐亮立刻报名成为了其中一员。当地负责人向他们表示,希望大学生支教活动能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蔚然成风。作为一个从乡镇中走出的孩子,唐亮深知乡村孩子接触外界的不易,大学生下乡活动为孩子看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感受世界的辽阔和变化。
负责人的这番话让唐亮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大二时自己组建一支三下乡队伍,返回家乡将这项活动传承延续下去,为家乡作贡献。恰逢当时文明使者服务队队内正在组建三下乡支教队伍,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实践地,难以继续开展,唐亮便联系了自己初中的老师,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努力,最终得到允许,使队内的三下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唐亮也作为副队长,成功将三下乡队伍带回了自己的家乡和母校。
在与孩子们相伴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唐亮和队员们始终以一颗热忱之心倾情服务,不仅圆满完成了支教任务,还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甚至当地的艺术团都闻讯而来,自发地加入他们的表演,为汇演增添了更多专业与多元的色彩,让整个现场的氛围达到了沸点,唐亮和队员们沉浸在一片欢腾与感动之中,全然忘记了身体上的疲惫,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满足与喜悦。
从昔日接受关怀的孩子,到主动播撒温暖的青年,三下乡经历几乎贯穿了唐亮个人的成长与成熟,他对这类实践活动的认识愈加清晰:“三下乡活动的本质就是少给当地添麻烦,多为当地做事情。”今年他再次作为队长前往新的地点,将代表希望的“火炬”紧攥在手中,延续着美好。
爱心筑梦,携手同行
对唐亮而言,校“文明使者”服务队在他心中占据着一份特殊的重量,与“文明使者”服务队携手同行的三年里,他感叹自己最大的收获还是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大家在小红帽温暖的集体中共同成长,在延续不断的精神传承中接续力量。
提及此,唐亮还分享了一段因小红帽而结下的奇妙缘分,在去年三下乡时,一名毕业许久的学姐通过小红帽的交流群主动联系到他们,表示自己目前就在队伍实践地附近的乡镇支教,除此之外,她也是一名从校“文明使者”服务队走出去的小红帽。在小红帽做志愿者的共同经历成为连接他们的桥梁,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双方都倍感亲切。学姐得知他们即将出发,还赠送他们一张当地的超市购物卡作为生活补给,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下乡支教活动。
这一小小的善举不仅让唐亮感受到人情的无私,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校“文明使者”服务队深厚的家文化,就像队歌《这里没有陌生人》所唱的那样,“在这世界没有陌生人,只有不问远近的缘分”。“校”文明使者服务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员们因爱心结缘,因志愿结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在离开后将自己曾感受到的温暖再次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让传播善意的道路上到处都有“小红帽”的身影。
有善因,才能结成善果,促成善缘。因此在离别之际,唐亮也希望小红帽的大家能够继续“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将善意的“同心圆”不断扩大,希望校“文明使者”服务队能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服务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