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许潍麟 李慧雅)为了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性别观念,理解性别差异,脱离性别刻板印象,我校青春健康同伴社联合大学生三下乡队伍开展性别教育课程。
7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梦想+”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岳麓区第五实验小学全面开展性别教育课程。课程伊始,实践团队长周台欣先向学生一同宣读活动公约,遵循“保密、尊重、参与、接受、开放、分享”的原则。接下来,周台欣介绍了男生和女生在生理构造、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周台欣通过小游戏“假如物体有性别”即通过物体的特征来判断性别,如粉色的花朵一定是“女生”,篮球一定是“男生”,让学生发现自己隐藏在心里的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再通过“玫瑰少年”叶永志的不幸遭遇,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可怕之处,学生纷纷表示要纠正自己以往关于性别的不当认知。同时,周台欣以性别分组,组织了“异性夸夸夸”的小游戏,让学生说出异性的优点,加强了学生对于异性的认识和尊重。
目前,乡镇学校关于性、性别的教育仍较缺乏,性教育任重而道远。“梦想+”暑期社会实践团希望通过一堂有意义的性别教育课程,助力乡村孩子树立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助力人格塑造。
责编:刘艳
编辑:崔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