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徐漪晴 黄炜琳)7月15日至17日,教育科学学院“梅语生花,悦见文河”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文河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系列课程。实践团成员黄炜琳、徐漪晴分别担任主讲人,文河学校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参与此次系列课程。
在生命教育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参与互动游戏与剧情模拟,理解多巴胺与内啡肽的科学概念及其区别。黄炜琳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追求即时愉悦(多巴胺)与长期满足感(内啡肽)之间找到平衡,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通过观看《哆基朴的天空》,同学们对生命本质与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梦想教育课堂上,徐漪晴以励志短视频引出主题,让同学们直观体会“梦想”的力量。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设定短期目标,分享了对未来的憧憬,包括理想的职业,并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小纸条上。徐漪晴将这些小纸条拼接成一幅班级梦想图鉴,以此激励学生们保持勤奋与坚持,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此次心理健康系列课程聚焦于生命与梦想两大教育主题,为学生们提供了对生命意义与梦想追求的直接体验与思考机会。
责编:丁文珺
编辑:崔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