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燕)为了深入挖掘乡村教育的精神内涵,传承和弘扬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7月4日,法学院“聚力红色法治,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四方溪村回访了去年接受采访的向老师——一位拥有40余年教龄的退休教师,聆听他那平凡而又非凡的故事,感受那份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向老师首先分享了他年轻时选择成为乡村教师的初衷:“那时条件艰苦,学校设施简陋,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始终坚信,教育是改变乡村命运的关键。”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直击人心。话题逐渐深入,向老师谈到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物质条件的限制并创新教学方法、如何与学生们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退休后他如何继续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访谈中,向老师提到了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但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村的孩子同样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应该享有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访谈的最后,向老师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寄予了厚望。他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育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他鼓励年轻教师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与希望。
实践团通过此次专访活动,看到了四方溪村乃至整个乡村教育事业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时代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青年一代应当共同行动起来,让爱与希望在乡村里传递。
责编:罗昊、何燕华
编辑: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