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周伟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0级物理学专业学生,2020年加入校“文明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志愿活动,在校总志愿时长超60h。曾任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曾获2020-2021年度、2021-2022年度二等综合奖学金,2020-2021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迎新工作者”等称号,曾获湖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调研报告曾获校特等奖。
相遇在九月,自此情往深
周伟华在大一军训期间便参加了“小红帽”(校“文明使者”服务队的别称)的面试,“小红帽”是他进入大学后加入的第一个组织。采访时他称这是他大学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小红帽”是他加入的最好的组织。关于入队原因,他表示是从某个地方偶然看到了“小红帽”招新的宣传单,觉得参加志愿活动、提供失物招领等服务都很有意义。另外还有个有趣的原因,“图书馆组”这个名字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以为加入图书馆组可以在图书馆自习的同时起到一定的“管理”职责,虽然是个小误会,但是大家一起值班一起学习非常快乐。再后来他知道了校“文明使者”服务队的自习室之前因为图书馆装修被收回了,在听老队员们讲述以前发生在图书馆自习室的趣事时,遗憾自己没有早一年加入校“文明使者”服务队。
加入“小红帽”后,周伟华向前辈学习,跟队友共事,也向新人传授经验。他觉得“小红帽”就像他大学的“初恋”,而且时间越久爱得愈发深沉。就像队歌中“我的世界没有陌生人,只有不问远近的缘分”那样,他十分珍惜这段缘分。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好,前辈们倾囊相授,十分关照新队员。队友们关系也很好,互帮互助一起成长。受到大家影响,他觉得自己也要做好榜样,认真带好新队员。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如此温暖,我们的队伍才会一直这么好。
故事随风去,铭记在心间
问及周伟华在队内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时,他表示真的太多太多,一时不知道说哪件才好。思索片刻后,他分享了自己和章智恒一起“守护”跳蚤市场的故事。小红帽举办跳蚤市场的时候,他跟章智恒在天马园区的羽毛球场“守夜”。“当时为了保证卖主和队里的财产安全,晚上在各个场地都安排了专人守夜,我跟智恒负责守天马这边。大夏天两个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帐篷里,怕热又把蚊帐打开,结果蚊子多的不得了。起初我们睡不着就看恐怖片,后来太困了就睡觉了,结果被蚊子叮得大概二十分钟就会醒一次,感觉自己一晚上都迷迷糊糊的。第二天汇姐很早就来了,站得远远的看着我们,于是我和智恒又赶紧起来把棚子搭好,然后回寝室洗漱马上又去上早八,现在想想觉得挺有趣的。”
值班期间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大家坐在一起,休息时就聊点八卦聊点人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有趣经历,还可以倾诉不开心的事。每次志愿活动大家都是互帮互助、各尽所能。与其他志愿活动不同的是,参加“小红帽”的志愿活动,大家互相之间很熟悉,都是“一家人”,做志愿活动的同时也能聊天,减少乏味。“‘小红帽’的氛围真的非常好,队员们因为热爱公益聚在一起,都是非常友好的人。”周伟华如是说。
没有陌生人,相遇即缘分
周伟华在服务队结识了很多朋友,如章智恒、黄翠玲、郭凌涛、江沁羽等等,跟章智恒是一起统计丢失的校园卡时认识的,与其他人也是通过各种活动或者交流认识的。几个要好的朋友拉一个群,在群里交流学习工作、生活感情等各种事情,有空的时候他们也会约着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出去玩。
当问及在队内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时,周伟华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困难,每一个人都很好,“小红帽”一直很好。同时他表示加入“小红帽”后,大学生活变得更丰富了。通过“小红帽”认识了很多来自各院的朋友。这让他的消息变得很灵通,比如期末的时候找公共课的复习资料特别容易,要背的重点可以融合几个院的内容一起,大家互帮互助。又比如在“小红帽”的学姐的介绍之下,他参加了马院的“三下乡”队伍,在那里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学习了如何调研,参与了调研报告的撰写,最后还拿了奖,收获颇丰。志愿活动做得多了,他也了解到了一些社区工作者和公益团队的工作内容,熟悉了志愿活动的对接流程,对志愿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表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自己都会为志愿服务贡献一份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用心去感受,终得归属感
时间总是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大学三年已然流逝。周伟华寄语后辈:“加入‘小红帽’绝对不亏,请用心去感受它的温暖。校‘文明使者’服务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积极参加活动,主动跟队友交流,愿意为这个团队付出,慢慢地,你一定会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归属感。”周伟华希望“小红帽”能够蒸蒸日上,在服务校园、奉献社会的同时让队伍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他表示“小红帽”早已是他心中的“家”,即使别离,他也会一直默默关注着大家。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