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郭禹彤 黄梓盈)7月11日,我校工程与设计学院“守艺匠心,湘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在龙山县土家织锦保护和发展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实践团成员帮助土家织锦传习所拍摄传统织锦纹样,传统布料。理解不同纹样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对此进行全面的整理,登记和分类。并以年代等一系列体系为标准,进行土家织锦数据库的搭建。数据库在建构过程中运用分层处理、分批处理等手段,便于土家织锦相关数字资料的整理及日后查找。
实践团设计组成员根据整理的相关纹样,进行了一系列非遗品牌和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的消费需求、审美取向、工业设计、时尚创意等有机结合,让非遗更好地对接现代生活。进一步结合市场,激活非遗保护传承的载体,为非遗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宣传组成员也帮助拍摄制作了相关宣传照片和视频,促进传统非遗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活力。此外,调研组成员也前往非遗保护中心进行相关调研,进一步了解非遗传承及保护,为日后相关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实践团设计组,宣传组,调研组分工明确,相互支持,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展开相关工作,对接新型业态,推动非遗跨界融合,助力非遗的进一步保护及发展。
审核:王巍
编辑:王芷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