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黎思娆 何莉莉)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语言意识,7月10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心灵之家”志愿服务团队于怀化市中方县炉亭坳学校开展了趣味英语系列课程。
此次趣味英语系列课程分为基础单词课程和实用英语课程,由实践团成员何莉莉、张欣和朱烨熙担任主讲老师,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践团成员何莉莉、张欣和朱烨熙分别设计了不同主题和不同形式的趣味英语课。
小班老师朱烨熙通过英语绘本《小蓝和小黄》引入关于颜色的英语单词,同时让同学们在掌握相关词汇的拼写与运用的树立自我意识。朱烨熙老师告诉同学们,正如蓝色和黄色可以融合成绿色,在与人相处时,合作能让生活多一抹色彩。绿色也能分解为黄色和蓝色,所以在享受友谊时,同学们也要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朱烨熙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是将心理学与英语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认识自我,从而多角度认识世界,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美”和“人文美”融合发展的特征。
中班的主讲老师何莉莉以“熟悉水果单词”为学习主题,通过英语说唱和“切水果”、“连连看”、“愤怒的小鸟”三个闯关游戏,使课堂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设计从学习发音到正确匹配图片与单词,再到识记单词的中文意思、进行拼写,层层深入。在游戏环节中,同学们进一步熟悉了水果的英文表达和拼写,课堂氛围良好。在课堂结尾时,学生们纷纷向老师表达了下节课继续上英语课的意愿。
大班的英语课堂上,主讲老师张欣和同学们一起学唱了英文歌《我的爱》。张欣老师先后介绍了歌曲的背景、爱尔兰的地域文化特征,随后讲解了歌词的意思和发音,逐句纠正同学们的发音,并让全班同学一起唱出英文歌,让同学们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歌曲创作,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此次英语系列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结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有利于让学生在语音教学中“读”出韵律美,在词汇教学中“玩”出寓意美,在英文歌曲学习中“悟”出文化美。
审核:谭梦
编辑:游喆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