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佳欣 翁子莹 杨媚)7月1日,历史文化学院“星星之火”口述史队深入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先后探访了梨子寨的苗绣品展厅和竹子寨,并与村部团委书记施康进行采访交流。
展厅中摆放着苗绣服装、苗绣团扇、苗绣首饰、苗绣书本等手工艺品,其中以蓝绣为主。村民将苗绣与团扇、荷包、帽子、花簪等手工艺品相结合,打造出十八洞村苗绣文创产品。队员们从向导的口中得知,苗绣产品由村民们提供给联合公司售卖,这种“公司+合作社+绣娘”的模式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收入,也降低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比例。
队员们也与村部团委书记施康进行了交流,对村落猕猴桃、苗绣、乡村旅游等产业和养蜂等集体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十八洞村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开展技术培训、进行市场对接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户根据自身情况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创办多产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进一步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由集体产业获得的集体收益,一部分直接分配给村民,一部分则用于十八洞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从而使十八洞村发展越来越好。
随后,口述史队成员前往竹子寨进行走访调查。在村民的帮助下,队员们对蜡染基地、蜜蜂合作社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更直观地了解了十八洞村的特色产业以及竹子寨的基本情况。
通过此次走访调查,队员们对十八洞村的集体产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调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审核:李青
编辑:黄巾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