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光明日报》多次刊发关于网络思政、思政教育的报道与文章,比如《用数字化技术激活思政课新生态》《数字化赋能思政课现代化变革的三个途径》等。笔者认为,高校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话语表达、拓宽传播话语载体、强化传播队伍引领,以新媒体矩阵赋能高校网络思政从“指尖”到“心间”。
传播话语上“改文风”,让网络思政“活起来”
网络新媒体时代,主流话语传播的叙事规则被不断改写,话语文风也不断推陈出新。青年学生喜欢平等、活泼、有趣的交流方式。如何以新媒体增强传播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方面,运用学术讲“政理”。政治立场问题决定着理论宣传的基点和归宿。高校要高瞻远瞩、立场鲜明地讲清楚“政治”背后的“道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让网络思政工作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另一方面,善用故事讲“事理”。网络文化的兴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主体性表达。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传播好故事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让网络受众读懂听懂看懂,网络思政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才会产生。高校网络思政要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点击”,善用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把深奥的理论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讲出来,用年轻人喜欢的文艺节目讲出来,用沾着泥土冒着热气的话讲出来,让学生爱听想听、乐于接受。
传播载体上“拓渠道”,让网络思政“融起来”
青年学生注意力在哪里,网络思政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新媒体建设注重的是多元化互动、即时化呈现、精准化传播的表达方式。如何让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一方面,在搭建多样化传播载体上下功夫。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不是传统的官方媒体平台单向直线式“转播”,而是全媒体平台共同参与的双向交互式“直播”。高校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要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实现校属媒体正确价值观的传达,打破“信息茧房”造成的思维固化和认知局限,要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回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平台用户黏度,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高校师生形象,让思想引领既有“共识”又有“共振”,既有“共鸣”又有“共情”。另一方面,在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上下功夫。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世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高校要切实提升网络思政话语的解释力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传播队伍上“聚能量”,让网络思政“动起来”
教育与其说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不如说是发掘智慧的源头活水的过程。网络思政教育不是孤立无援、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是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共同演绎的“协奏曲”,重在建立多梯队、专业化、常态化的工作队伍,激发全员参与的动力和活力。一方面,汇聚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动能”。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善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区别对待、归类分析各种思潮,客观、理性、精准地揭露错误思潮的表现和危害;要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潜心教书育人、深谙传播规律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深入挖掘学科专业的育人元素,以深刻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预判性,敢于、善于、精于同网络新媒体打交道,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另一方面,积蓄日常思政主战场的“势能”。高校要打破课堂教学、党政管理和日常思政之间的壁垒,着力配强一支应对及时、工作协同、全网在线、深入学生的日常思政工作队伍,对标网络思政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需求、接受习惯等角度出发,准确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要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法律、懂学生、懂传播”的队伍,提高他们熟练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敏锐做好舆情分析研判,对于网络上的杂音,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置,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正能量”。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