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馨月)科技赋能强国建设,奋斗促进民族振兴。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湘军"的指示精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引导学生传承践行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报国志向,推动科技事业不断发展,我校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观看了《科技湘军勇登攀》系列节目。各学院学生通过拍照打卡、抒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分享了观后心得与感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朱榕峰: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团队的成员们攻克一个又一个杂交水稻难题,成功实现了让杂交水稻质量更优、产量更高、适用环境更广的目标,让杂交水稻从湖南科研基地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全世界仍困于粮食短缺的人们都可以吃饱饭。这是袁隆平院士带领湖南杂交水稻创新团队为了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在杂交水稻科研上勇攀高峰、屡创佳绩的故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种子,要传承和弘扬袁隆平院士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施展才干,在新时代做好一粒种子。
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甄倩倩:黄伯云带领他的团队“二十年磨一剑”,从翩翩少年到两鬓斑斑,从青丝到白发,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实验室,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航空航天事业,打破了我国飞机刹车盘需要大量进口的被动局面。正是因为有一代一代人这样废寝忘食的奉献与拼搏,我们祖国才有七十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一辈青年人的手上,我们一定会不负先辈们的期望,牢记殷殷嘱托,矢志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专业谭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公海开展“蓝色跑马圈地”活动,而技术和设备落后的我国只能望洋兴叹;揆诸今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不断上升,“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这些卓越成就离不开以万步炎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科学家的奉献和努力。正如他们研制的深海钻机的名字“海牛”一样,这些科学家不怕苦、不怕难,时刻坚信:“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时代的号角声正在吹响,吾辈青年更应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用汗水奏响青春的乐章,努力奔赴下一场星辰大海。
世承书院2022级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陈莹莹: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长期以来,一代代像罗安院士这样的湖湘科技工作者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创造了一项项载入史册的科技成就,为湖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他们的故事定能在许多人心中种下一粒粒科学的种子,随着一粒粒种子的萌芽生长,今后的创新湖南,必将一路繁花。
音乐学院2023级音乐学专业文婉晴:南华大学教授丁德馨毅然放弃国外优待的生活,选择回到祖国。他明白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抓发展,谋创新、谋末来,必须依靠科技力量转换发展动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远大理想,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王佳艺:在那个“民族企业”基本全军覆没的年代,何清华决定进军工程机械的排头产品——挖掘机,他选择在工业基础较差的长沙建立自主完备的挖掘机研发、制造和配套体系。今日的长沙可以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当年工业基础的不断提升。事实也恰恰证明,敢为人先,才能创新。“不做追随者,要做引领者”,我辈青年更当积极投身于创新事业之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巧思。
医学院2023级护理学专业二班聂丹:为解决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柴立元和他的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一点一滴积累,一丝不苟工作。他不懈努力地为中国重金属污染的解决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他们的足迹还走出国门,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送上治污“中国方案”。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柴立元值得作为我们的榜样,我们也应该追随他们的脚步,为环境友好奋斗,为保护绿水青山贡献我们的力量。
音乐学院2023级音乐表演专业王颖媛:我们从一个在湖南永州生活两年的古巴人亚瑟的视角中了解到了外国人对中国地理人文的震撼与向往,也在他的口中了解到中古交往与中古生物科技的交流发展的历程。面对艰难局面,亚瑟坚信,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紧紧拥抱,相互取暖,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共同进步,迎接更美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湘军的后备力量,我们应尽己所能,尽己所用,为三湘大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承书院2023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耿梦欣:通过观看《科技湘军勇攀登》这档节目,我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他们用热血和汗水写就了奋斗史诗。我看到了许多其他优秀的团队和人物。他们不断探索、创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他们筚路蓝缕、自力更生,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攀高峰。他们为国家所需,人民所盼,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他们以身许国、勇攀高峰,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医学院2023级护理学专业一班管顺:吕奔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原创性科研成果,他主张在临床观察和发现,并获得了对科学界作出杰出贡献和重大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吕奔教授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我们应该学习吕奔教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理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接过湖湘前辈的接力棒,在新时代勇于创新,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编辑:崔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