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微纪录片《陈昌: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先驱》上线以来,在学生工作部(处)的组织下,各学院师生围绕该纪录片持续开展融媒体大思政课。我校师生纷纷通过拍照打卡、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分享了观后体会与感悟。



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熊永欣老师
1915年,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说:“同学陈子,有志之士,馀不多见。”陈子即是陈昌,祖籍浏阳的他1911年就读长沙中路师范学堂(后改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毛泽东好友。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烈士,陈昌以36岁的青春生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以忠于党的碧血丹心,谱写了共产党员的壮丽华章。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党、为国、为人民做了许多工作,就像革命军中马前卒,哪里需要就去到哪里,冲锋在前,战斗不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给后人留下的共产党人浩然正气,像大围山和浏阳河水一样永世长存,也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着!
法学院辅导员廖星老师
英雄事迹的出现从来不是凭空产生,是浸染湖湘文化的红色血脉代代传承,是发人深省的红色力量深远影响,造就了湖南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革命烈士。通过观看讲述陈昌烈士的微纪录片,让我了解到了陈昌烈士的生平。同时,这我也是首次了解到早在一百年前,便有仁人志士投身于思政育人的浪潮之中。陈昌烈士本人的英雄事迹令人印象深刻,但将文献史料、纪实寻访、思政课程、情景演绎、动画特效等多种方式与镜头语言有机融合,探索出的“思政+”纪实类短视频网络育人新模式,更是将红色故事以全新方式加以演绎,使得观看过程中如同身临其境,听讲述者娓娓道来,仿佛与革命烈士跨越时空相见,切身感受人物的气质与特点,有利于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唐健清老师
我们要把学生培育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教育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要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牢牢抓紧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契机,持续与学生开展深度辅导,立志将这一场场宝贵的“大思政课”的精神融入进学生的血脉里。作为辅导员的我们,要想做好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今后定要更加全方位、全过程地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进学生成长的点滴中,用巧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石新平老师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陈昌等革命先烈的身躯已化作一捧捧红土,洒在祖国的每一处河山,但陈昌临刑前那句“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仍回响于天地,振聋发聩,时刻激励着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无产主义事业奋斗下去,愿吾辈青年摆脱冷气,有一份光发一份光,有一份热发一份热,发愤成长,勇于担当,无愧于陈昌,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党。
历史文化学院辅导员李青老师
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应该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先驱——陈昌》微纪录片,充分发挥教育电视媒体优势特长,探索“思政+”纪实类短视频网络育人新模式,以讲述历史的形式进行创新,能够引领师生重返历史场景,触摸有温度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更应该坚定信念,积极投入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旅游学院辅导员邱粤湘老师
陈昌先生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赞誉为“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的先驱,他全身心投入革命思想与救国思潮的传播中,在三尺讲台上将革命火种播撒在学生心中。我们作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更要接过先辈的火炬,以学校以课堂为思想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网络媒介“思政+”育人的重要功能,探索新时代网络育人的新模式,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吴炫达老师
共产主义战士陈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足迹遍布湘北各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先驱,毛主席评价其为“我党杰出的宣传鼓动家”,其学生宋任穷称之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先导者”,陈昌先生在地理课堂上将地理知识与时局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在讲台上铿锵有力、忧国忧民的讲述,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昂扬斗志和家国情怀,以“课程思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和优秀人才加入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队伍中。陈昌先生的杰出的演讲和辩论的才能使其思想与精神在学生中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辅导员应以陈昌先生为榜样,以学校为阵地,以思政育人,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
美术学院辅导员唐士晋老师
“夫善国者,莫先育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教育的庄严使命。记录片中陈昌先生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口号震聋发聩,轰动全中国,他作为一名教师,在革命发酵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他,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万千工农群众心中熊熊燃烧,终成燎原之势。通过本次的视频学习,我受益匪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在基层岗位上,我会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商学院辅导员舒怡老师
陈昌同志成分发挥了思政的力量,将共产党的信仰播撒到每一个接触过的人心中,点燃了一片片的星星之火。我不禁感受到我们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能够掌握多么强大的力量,我们应该不断学思践悟,深耕思政工作,深挖思想力量,必将能在新时代新青年们的心中洒下一片片种子,而这些种子也终将成长壮大,既能成就青年们,也将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生命与科学学院辅导员罗静伟老师
通过这次政治纪录片的观看,我了解到了陈昌先生作为共产党早期思想育人的先驱和引领者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陈昌先生弃文从军,敢干敢为的大无畏精神令我高山仰止。相信他的光辉事迹一定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辈子孙们奋发图强,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戴霁斌老师
陈昌先生把自己视为学生的盾,守护着他们用滚烫热血写出来的爱国文章,引导他们寻找正确方向,他用自己的言行点燃了一批批进步学生内心尽忠爱国的火种。他的经历将“责任”二字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里。我们应当牢记先辈嘱托,高举信仰火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思路,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稳步迈进。
文学院辅导员丛杨老师
清明时节,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观看《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先驱——陈昌》微纪录片,不仅是跨越时空对陈昌烈士的由衷致敬,更从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先驱的教育实践中收获了难能可贵的育人经验。纪录片中讲到,陈昌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政育人的的先驱者,在地理课教学中将课程教学与时局分析巧妙融合,点燃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既做到寓理于事,又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教育青年学子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绽放青春。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辅导员罗瑞霞老师
本次观影学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涵养气概,激励担当,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更应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同学们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王洋老师
陈昌先生所倡导的劳动育人,则是思政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一种方法,劳动育人是指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同时,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观,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医学院辅导员罗宇涛老师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了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时刻。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是啊,让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缅怀英烈,祭奠忠魂。陈昌先生的故事实是让人感慨万千。先烈勇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后代,如火炬一般照亮后人,即使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后人遥想先辈当初的英勇,眼前亦觉得有火炬在照亮!
世承书院辅导员刘铮老师
青年强,而国家强。“我们要增长本领”“我们要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孩子们的声声抱负令人动容。我们要学习陈昌同志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某富强的精神。陈昌烈士寸阴笔记,告诫自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都应珍惜时间,让自己的青春在最好的年华绽放出最美的一面。
编辑:孙一鑫